太仓对德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内涵不断深化、层次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 王俊
上海德国中心内,布置精巧的德国中小企业(太仓)孵化中心虽然刚开业没几天,但已有数家德资企业入驻。当这些德企需要更大的空间或准备进行规模化生产时,到近在咫尺的太仓发展,便是它们的不二之选。
作为“德企之乡”,太仓现有德企387家、投资总额超50亿美元,是国内德企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首家落户太仓的德企是克恩-里伯斯,进驻时间为1993年。28年来,慕贝尔、舍弗勒、博泽等一大批业内知名德企,纷纷“缘定”太仓。
在太德企数量5年增55%
成立于2016年的太仓德国中心,上个月庆祝了自己的5岁生日。它是全球第六家、中国第三家德国中心,是专门为德企进入中国市场,也为中国企业进入德国市场而建立的一站式专业调查、研究、招商中心,向双方企业提供市场咨询等多种服务。
5年来,太仓德国中心发展迅速,为德国企业“走进来”和太仓本土企业“走出去”作出重要贡献。目前,有近50家企业入驻中心,涉及IT服务、会计、营销、环保等诸多行业,其中一半为德企。
太仓德国中心见证了在太德企阵营的持续壮大。2016年7月,太仓共有德企250家;对比如今的387家,5年间在太德企数量增长了55%。其中,有50家在太德企属于“隐形冠军”企业,90%以上的在太德企完成了增资扩产。太仓,已成为在华德企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创新共赢成发展主线
石墨烯,有着“新材料之王”的美誉。今年1月,中德石墨烯及新材料创新中心签约落户高新区;6月底,Plasma Innovations等离子设备、Sixonia Tech石墨烯设备等5个科技项目签约入驻中德石墨烯及新材料创新中心。
太仓对德合作,以创新为基础的特点在最近5年表现得愈发鲜明。从产业上看,合作领域涉及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航空航天、生物医药、3D打印、数字化教育等;从方式上看,打造了太仓柏林创新中心、柏林太仓创新中心,推出全国首条中德数据专线。
目前,在太德资规模企业智能制造普及率超60%,工业机器人密度达178台/万人,其中80%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依托德企在这方面的优势,太仓大力推广以人机智能交互、柔性敏捷生产等为特征的智能制造,建立起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示范车间、示范项目。全市520余家本土企业与德企开展产业配套、技术研发、智能制造、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和资本联合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显著提升了自身的创新发展水平,与德企实现共赢。
双元制教育花开绚烂
7月是毕业季,月初,亿迈齿轮(太仓)有限公司的16名双元制学徒,不仅领到了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证,还获得了德国海外商会AHK职业技能证书和市人社局颁发的高级技工证书。
2001年,太仓率先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建立了国内首个与德国职业教育同步的专业工人培训中心。此后,双元制本土化实践逐渐开出绚烂之花。近5年,这一实践持续深化:2017年,国内首创中德合作太仓双元制本科项目首期本科班开班;2019年,中德(太仓)“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中心成立,太仓在全国率先打通国际职业资格与职称比照认定通道;2020年,太仓发布全国首个中德在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的标准化成果……
整体看,依托在太德企、本土院校、德国巴符州双元制大学、德国工商大会、德国工程师协会和手工业行会等多方资源,太仓已构建出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多层次有序衔接的双元制人才培养体系,累计培养了1万多名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成为我国最大的“德国职业资格”考试和培训基地。
全方位合作让“特色更特”
正在火热建设的海运堤罗腾堡德风街,包含德式街区、德国玛丽蒂姆酒店、德国特色餐厅酒吧、德国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等,2022年10月竣工投用后,有望发展成为中国的柏林“威丁街”。
德风街是太仓全方位开展对德合作的一个突出体现。实际上,太仓和德国的交流合作,不囿于产业和双元制职业教育,正深入到文化、体育、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从中德友好幼儿园,到德国酒吧、面包房、餐厅,到啤酒节、足球赛、德国“太仓日”,再到德风街,太仓致力于让德国人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
“十四五”期间,太仓将着力打造中德(太仓)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进一步放大对德合作优势,让对德合作“特色更特”。到“十四五”末,力争全市德企总量突破500家,并建成全国对德中小企业合作的示范样板和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点。
德企人才网
太仓人才网
太仓人才网WAP 网页制作/数据库:阳光技术小组 阳光客服
业务运营:太仓市瑞福尔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ICP许可证:苏B2-20120448;苏ICP备10224897号-1;软著登字第0395877号;人力资源中介许可320585000030号
本页更新时间:2024-10-08 01:52:19